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昨日,长江汉口站水位27.22米,自7月15日晚退出警戒水位后,持续缓慢下降。图为武汉市民在江边观看水情。本报记者吴薇摄昨日,一位武汉市民在江边观看长江水位情况。本报记者吴薇摄长江商报消息全省五大湖中,洪湖今年首次达保证水位本报记者刘迅昨日,湖北省防指通报,7月16日凌晨至17日8时,全省范围内基本没有出现降雨,这也是湖北省入梅一个月以来头一回“零降雨”。虽然第五轮降雨没有之前预期的“强劲”,但并不意味防汛压力减轻。目前,湖北仍有7万人上堤值守。此外,长江中游干流水位与前日相比,宜昌至监利段上涨0.02米(监利)-1.41米(宜昌),五大湖中的梁子湖21.37米,超保证0.01米;洪湖今年首次达到保证水位。省气象部门通报称,湖北将迎来第六轮降雨,雨带向西部、北部转移。预计今明两日,湖北西部和北部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他地区以雷阵雨为主。洪湖今年首次达到保证水位“在昨日举行的湖北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省气象局通报,7月16日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这是湖北入梅以来唯一没有降雨发生的一天。同时,全省气温也随之攀升,,西部的十堰、恩施,最高气温达到33-35℃,东部大多地区为31-33℃。从17日晚间起,湖北北部有阵雨或雷阵雨,南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大部地区最高气温32-35℃,武汉城区高温34℃左右。18-19日,湖北西部和北部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他地区以雷阵雨为主,局部有短时强降水。“目前防汛形势稍有好转,但仍不能放松警惕。”昨日,省防指副总工程师江焱生说。据最新通报,湖北各地16日新增险情5处(管涌4处、井险1处)。其中长江蕲春长江干堤管涌1处,黄广大堤管涌2处、井险1处;其他支流蕲水赤东支堤管涌1处。省防指通报,湖北五大湖泊中,个别水位高于或平保证水位。如洪湖首次达到保证水位,是今年以来的最高水位。荆州市已安排人上堤,防守洪湖大堤。荆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通知,要求洪湖内垸的居民做好转移准备工作。前日,荆州市防指向监利县、洪湖市防指下发《关于做好洪湖内垸分洪的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住在洪湖40个内垸的群众做好转移准备工作。湖北省湖泊局综合监管处处长姜俊涛解释,目前只是要求做好转移的准备工作,而不是立刻面临分洪,“调度规程上规定,当洪湖水位达到26.97米以后,洪湖堤防出现危急或紧急情况下需要实施分洪,现在主要是作准备工作。这主要根据后期的天气预报和降雨情况,湖泊堤防可能出现的险情提前准备,尽可能降低对洪湖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据江焱生介绍,洪湖周边共有42个内垸,分属洪湖市和监利县管辖,其中洪狮大垸和王小垸均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居住人口多,属于确保民垸外,其余40个民垸则属于蓄分洪区,当洪湖超过一定的水位,就需要破垸分洪。截至目前,洪湖共有27个内垸被动分洪,共计亩,涉及人口人。此外,万亩渔场、徒湖垸、刘家淌等8个内垸并没有人居住。对于洪湖的防汛形势,姜俊涛介绍,洪湖9大骨干大型排涝泵站所有机组全部参加统排,共开启56台机组,总流量立方米每秒,若后期无降雨情况,洪湖水位将有一段时间维持在27.00米左右,然后开始下降。此外,昨日8时,梁子湖梁子镇水位21.37米,超保证0.01米,与前日持平;洪湖挖沟咀水位26.97米,平保证;斧头湖三洲水位23.86米,超警戒1.06米(保证水位23.94米);长湖水位32.08米,超设防0.58米(警戒水位32.50米);汈汊湖余家咀水位24.67米,超汛限水位0.87米。此外,梁子湖的鸭儿湖、三山湖等水位下降比较明显。昨日8时,长江中游干流水位前日相比,宜昌至监利段上涨0.02米(监利)-1.41米(宜昌),监利到九江全线超设防水位,其中莲花塘、码头镇及九江在警戒水位以上。汉口水位自7月15日晚9时退出警戒水位,一直在缓慢下降,昨日8时,汉口水位27.22米,但仍超设防2.22米(警戒水位27.30米),流量立方米每秒;黄石水位24.09米,超设防1.29米(警戒水位24.50米);码头镇水位21.95米,超警戒0.45米(保证水位24.50米)。昨日8时,汉江中下游水位有涨有落,各站均在设防水位以下。和前两日相比,三峡水库下泄流量稍有加大,昨日8时,三峡水位.54米,出库流量立方米每秒。江焱生表示,该下泄流量不会对长江水位有太大影响。洪涝灾害保险估损11.46亿元暴雨来袭,积水不退,湖北因“浸泡”损失不小。“昨日上午,在新闻发布会上,省交通运输厅运输处处长沈雪香介绍,截至7月16日,全省普通公路累计中断处,全省航道及航道设施水毁多处,致使道路客运累计停运班线条班。全省普通公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累计造成水毁约22.2亿元,其中普通公路水毁损失约20.33亿、港口码头水毁损失1.73亿元。沈雪香介绍,此前公布的11处被水冲断的国省干线,经公路部门的抢修已修通3处,但因第五轮强降雨的影响,近日又新增4处水毁中断。沈雪香说,目前,此前一度中断的县级以上道路客运班线已恢复正常,部分乡镇的客运班线还没有恢复。同时,此次强降雨给农机行业带来严重损失,金额高达4.21亿元。7月15日,省农业厅通报,据初步统计,截至7月14日16时,直接经济损失达4.21亿元。为应对接下来可能发挥的洪涝灾害,轴流泵和水泵机组也将纳入湖北省的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同时储备好水泵等机具。目前,全省各地农机部门已投入抗灾救灾人员31.85万人次、抗灾救灾农机具达53.84万台(套)、农机部门管理的小型泵站个,抗灾救灾资金达.18万元。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农民没有投保,结果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另一方面,相对于农民这样比较分散且附加值不高的群体,目前保险公司的营销比较倾向于一些企业等。此外,湖北保监局初步统计,截至7月13日,湖北保险业财产险方面共接到暴雨、暴风及洪涝灾害报案4.62万笔,估损金额11.46亿元。不过,来自湖北省民政厅统计数据,仅6月30日至7月11日,湖北强降雨直接经济损失已达.6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湖北将面对史上最大规模的赔付潮,湖北保险估损达11.46亿元。“暴雨期间报案量大增。”太平洋产险湖北分公司工作人员说,7月份以来,仅暴雨导致车险相关报案已经达多笔,“只要情况允许,我们会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尽快向客户赔偿。”据湖北保监局介绍,截至7月13日,湖北省保险业共派出事故处理工作组个,投入人力人、事故查勘车辆,估损金额11.46亿元。目前,湖北保险业已决赔款万元,预付赔款万元,各项查勘和理赔工作正有序开展。湖北3年退田还湖亩“湖北省副省长、省防指常务副指挥长任振鹤在发布会上表示,梁子湖水位之所以不断攀升、居高不下,一是由于今年达极值的强降雨历史罕见,二是由于湖泊过度围垦,减少了湖容,三是外排能力严重不足。湖北省副省长、省防指常务副指挥长任振鹤在发布会上表示,梁子湖水位之所以不断攀升、居高不下,一是由于今年达极值的强降雨历史罕见,二是由于湖泊过度围垦,减少了湖容,三是外排能力严重不足。湖北水利厅的资料显示,在50余年中,湖北天然湖泊数量从解放初的座,减少为现在的座。据水利普查最新资料,湖北亩以上湖泊仅剩个。“说实在的,退垸还湖是水利人多年的心愿。”江焱生说。“梁子湖分洪,让两湖合二为一,在中国是开了一个好头。”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丹说,“我们很多湖泊都被蚕食,呈片段化分布,有些如果能效仿梁子湖,无论将来对付洪灾,还是生态系统恢复及水体自净,都非常有好处。”江焱生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此次退垸还湖足见省政府“还湖于民”的决心。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自《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年10月1日施行以来已有3年多。据去年底统计,湖北基本遏制住湖泊面积萎缩、数量减少的局面,武汉、潜江、鄂州等地退田还湖面积达亩。湖北省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施行以来,通过退田还湖等方式,新增竹溪莲花湖、仙桃雷湖2个湖泊;洪湖、长湖等主要湖泊污染排放总量、富营养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武汉市湖泊局湖泊处有关负责人说,武汉市近年制定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锁定湖泊面积平方公里,占武汉市国土面积10.2%。省水利厅相关人士表示,湖北将进一步推进破垸还湖,在治理洪水中转变发展方式,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以湖泊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支撑保障“千湖之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梁子湖分洪,让两湖合二为一,在中国是开了一个好头。我们很多湖泊都被蚕食,呈片段化分布,有些如果能效仿梁子湖,无论将来对付洪灾,还是生态系统恢复及水体自净,都非常有好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丹暴雨致湖北近4万吨小龙虾逃逸7月13日,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正按个头大小分拣小龙虾。本报记者吴婷摄7月15日,黄陂区六指街东湖村看上去一片汪洋。本报记者吴婷摄长江商报消息受此影响,市场小龙虾供不应求,平均每斤较上月上涨2-3元本报记者吴婷“亩虾塘全部被水淹了,小龙虾都跑了,损失超万元。”7月15日,养殖户蔡国涛站在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东湖村葫芦山泥家湾一虾塘旁,无奈地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当天,在湖北省防汛抗洪救灾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水产局办公室副主任王勇通报,截至7月14日,全省累计.48万亩养殖水面受灾,其中成鱼32.83万吨、小龙虾3.97万吨,整个水产业直接经济损失达63.17亿元。近日,长江商报记者前往黄陂、阳新、潜江等地探访小龙虾受损情况。黄陂:养殖户亩虾塘被淹,损失过百万7月15日晚上7点,长江商报记者随蔡国涛坐着只能容纳三人的小船,行驶在东湖村葫芦山泥家湾多亩的水面上。撑杆划船的是蔡国涛的小舅子李大兵,他把6米长的竹竿往水下一插,竹竿只剩下不到2米留在水上。蔡国涛说,这还不是水最深的地方,最深处有6米多。蔡国涛介绍,上个月这里还是各个农户用防护网围成的大小不同的虾塘、鱼塘、藕塘和菜地。在这片水域拥有亩池塘的蔡国涛,是这里最大的农户。望着眼前一片“汪洋”,蔡国涛不停地感叹:“亩虾塘、亩螃蟹、亩藕塘、菜地,几千只鸡、鸭、鹅……这一年的收成全没了。”年,这位儿孙满堂、年近60岁的老汉成立了蔡氏庄园武汉公司。坐在船上,看不出水下原本的模样,但蔡国涛仍能指着不同的区域告诉记者,这下面是长熟的西瓜,这一大片都是精养的小龙虾,那边都是莲藕,最远的地方还养着不同的鱼……小船划向蔡国涛的家,外墙上清晰的水迹记录着曾经的水位,几乎快要没过门顶,“这几天水还退了不少。”“那时候,半小时水就能涨1米。”蔡国涛回忆7月2日的暴雨时刻,“1多只鸡,最终只救出了30多只。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钱包、手机、所有家当一件没拿,只能先顾人。”在这片水域生活了30多年的蔡国涛感慨,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大的水。蔡国涛估算,亩池塘,不算虾苗、鱼苗等养殖投入,仅重建基础设施就要再花万元。蔡国涛去年亩的虾塘,卖了3万多斤,而今年亩虾塘在6月份才卖了1万斤,今年仅养虾损失就过百万元。但他同时庆幸,幸好精养密度不高,投入不大,否则损失更惨重。除此之外,蔡国涛往年可以收2万多斤蟹,今年颗粒无收,鸡鸭鱼鹅更是全部逃走,全部损失超过万元。目前,蔡国涛一家住在90岁的父母家里,每天凌晨两三点蔡国涛还会划着小船、拿着探照灯去池塘里捞虾苗拿去售卖。“能挽回一点是一点,灾后还要重建,生活还要继续。”蔡国涛说道。阳新:亩虾一夜之间全“跑”光接连两次特大暴雨导致阳新县三溪镇全村5万余人受灾,在这场暴雨中,阳新县三溪镇横山村村民陈坚的亩虾塘全部被淹没。今年年初,陈坚和其他5位同在外地务工的老乡在阳新县横山村成立了诚义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投资万元。今年5月,稻虾养殖基地的清水虾已经出笼,销往武汉、江西各地,日产量达千余斤以上。按照这个规模,陈坚今年的投资可以全部回本。但暴雨来袭,抢救不急的虾塘一夜之间变成了“海洋”,连当地村民提起也无比惋惜。潜江:水产品损失吨,小龙虾占9成以上7月12日,长江商报记者在位于潜江高场养殖基地的宋师傅家里看到,虾塘里的水位较上个月有所上升,但并未漫堤。在潜江市另一个养殖规模较大的积玉口镇,也十分平静。在通往积玉口镇董店村的道路上,两旁田地里的玉米高高竖起,一望无际的水稻在微风中摇曳。刘明强在董店村3组有着0亩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并成立了专业的生态农业公司。在他的池塘里,不仅有虾稻共作模式,还有精养模式。刘明强告诉记者,稻虾养殖基本不会漫塘,水稻有很强的储水功能。就算精养,也有很好的防护防逃措施。在潜江的实地采访中,当地一知情人士称,潜江市大规模养虾基地设施都比较完善,但是周边更远地区的小龙虾养殖散户受灾可能比较严重。长江商报记者致电潜江市水产局,该局产业科负责人周浠证实,今年潜江市大规模小龙虾养殖基地基本没有受损,但张金镇附近由于河渠水面高于地面2—3米,为防溃堤而人工泄洪,有亩虾稻受灾。来自湖北水产局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achengzx.com/mcsxw/90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