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www.paisufa.com/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全世界华人共享的传统文化盛典!而在湖北麻城,一般习惯性把春节叫做过年。俗话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意思并不是说过了腊八节就是过年(春节)了,而到腊月初八以后,就开始准备过年时的各种东西,比如伏年猪等(为了吉利,一般把伏年猪叫做福年猪),还有做老米酒等,所以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真正说到过年(春节),应该从腊月二十三说起。麻城民间有一句古话:腊月二十三、司命菩萨上天,司命菩萨就是东厨司命,传说是掌管民间每一个人命运的神,所以在有些人家里有供着一个神位,上面书着:东厨司命之位。而在每年腊月二十三的这一天,司命菩萨会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人间的种种民情,为了让司命菩萨在玉帝面前说一些汉化,所以老百姓这天会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来供司命菩萨。供司命菩萨的时间是腊月二十三的晚上,一般是用碟子装上花生、瓜子、柿饼、饼子等食品,然后放在土灶的灶头,同时还要焚香、烧裱纸(火纸是祭祖用的,而裱纸拜神专用。),还要对司命菩萨说一些好话,让他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腊月二十三供司命菩萨,就是麻城过年(春节)的前奏。

腊月二十四是麻城过小年的日子,而过年(春节)从这一天也就算正式开始了,一直要维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麻城称之为过月半)。而从这一天开始,也就忙了起来,小年这一天要打扬尘(就是大扫除),并且还要把厨房里锅瓢碗盏等所有的东西都拿去洗干净,并放在太阳下晒干,有除旧迎新、洗涤晦气之意。麻城小年饭是在晚上吃的,吃饭前要先供祖人,按照老习俗还需要打一些稻草人(麻城人叫做烟把)拿到山上去,然后再背回来,叫做接祖人回家过年。而从腊月小年这一天开始,就算正式开始过年了,每天早晚必须烧香,而且吃饭必须先供祖人,这样要一直维持到正月十五。而且过年这一段时间,不能说到什么鬼啊、死啊之类不吉祥的话语。

而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开始,就是集中准备年货的时间了,比如打豆腐、剁肉糕、打糍粑等重头戏,豆腐、糍粑、肉糕是麻城人过年必备的三种传统美食。以前打豆腐都是用石磨人工磨出来的,现在都改用机器了,味道感觉不如手工豆腐。豆腐打好后还需要油炸一下,炸后的就是油豆腐了,可以放很久都不会坏掉,而炸豆腐的同时,往往还顺便炸苕丸子。打好豆腐以后就是剁肉糕了,肉糕在麻城传统美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一哥位置,所以民间有:无肉糕不成酒席之说。剁肉糕需要用到的四种主材是鱼、五花肉、饭坯子和苕粉,鱼一般采用鲢鱼或者草鱼(鲤鱼有发不能用),去头去皮去刺后用菜刀练碎(现在一般和饭坯子一起拿去粉碎),五花肉切碎过油,然后将鱼肉、五花肉、饭坯子和苕粉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适当水搞芡(搅拌均匀),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盐、生姜末、酱油等调味料,再放进蒸笼里蒸熟,这样香喷喷的麻城美食肉糕就做好了(现在出笼后会淋上搅拌均匀的鸡蛋清)。打豆腐和剁肉糕须二十五至过年前一天做好,等过年那一天就要打糍粑了,以前打糍粑同时还要做一些糯米砣,现在早就没人做了。打糍粑简单,但是力气活,需要三到四个人用木棍将蒸熟并放在碓臼钵里的糯米捣碎,然后做成方形的糍粑或者长条型的糯米砣。现在有些人改用机器打糍粑,与手工糍粑比有天壤之别,难吃!

而整个春节的重头戏就是过年,又叫做过大年,在每一年的最后一天。中国很多地方过年都是在晚上吃年夜饭的,但是麻城很特别,一般都是在早上吃年饭,而且特别的早,都是天不亮半夜就开始吃年饭了,每年晚上三点以后吃年饭的鞭炮就放过不停。为什么麻城吃年饭是在半夜呢?据说是为了躲债主,因为年底了债主都会到处去要债,而要债最后日期就是年三十这一天了,到大年初一就不能找人家要钱了,所以欠债的人就早早吃完年饭出去躲债了。麻城年饭当然是麻城的特色美食:麻城吊锅了,而吊锅里肉糕也就成了必备的硬菜,而老米酒也是必不可少的饮品。而麻城过年也是有着很多的忌讳:第一就是不能被别人打搅,所以吃年饭都是拴好门再吃的。吃完了才能开门;吃年饭时要小心,肉不能掉到地上,否则第二年会不吉利的。而大年三十的晚上会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守岁、发压岁钱,所有房间的灯必须全部亮起来,天亮才能关掉。三十守岁时,一般会拿出一个很大的枞树篼子烧来烤火,这就是篼子火,代表来年兴旺发达,所以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这一说话。全家人在一起,烘着篼子火、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估计这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时光吧!

正式进入后春节后,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是要陆续的走亲戚拜年了。初一一般都是去邻居(同一个垸子或同一个村子)家拜年,初二去外婆家拜年,然后再按照亲疏远近依次拜年。拜年时长辈需要带肉去(麻城叫做礼袢儿),而其他次要的亲戚则是带糖、水果、罐头、糕点等,亲戚多的要拜到初八以后。现在的拜年一般都是假拜,口里喊着拜年,并不会真的下跪,听说以前拜年都是真的跪拜。在这里补充一点,大年初一麻城吃饭也是有讲究的,因为传说大年初一是大米的生日,所以这一天不能煮饭,一般都是三十那天多煮一些饭,大年初一吃剩饭,或者是煮面条吃。

拜完年后,就可以自己到处去玩了,自由活动。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麻城叫月半),早上吃完月半饭后,就开始去山上上坟了(又叫做标山)。上坟一般除了家庭主妇和老人外,其他的人都得去,到山上祖先的坟墓前焚香祭拜,祭拜时必须有肉食、饭、和白酒,同时还要烧纸钱、放鞭炮等,在此提醒大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时,还得注意森林防火!上完坟回来就可以随便玩了,而到了下午四点以后,又开始供祖人了,同时得放鞭炮、烧纸等,送祖人上山。据说以前的老规矩,还得把腊月二十四小年这一天从山上背回来的稻草人再送到山上去并烧掉,这才是真正的送祖人。而过完正月十五,就表示整个春节都过完了,以后就得开始好好工作了,所以有一句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过了十五没洋经,就是说过了十五就不好玩了。

上面就是湖北麻城过春节的全部传统流程,简单而又注重细节,具有着浓重的地方文化特色。而早上甚至半夜吃年饭估计在全国也是独此一家吧!各位亲笔的朋友,你们老家的春节习俗又是怎样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运营者:红叶文化传媒,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红叶心香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achengzx.com/mcsxw/84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