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发生在麻城的这些奇闻轶事你知道吗?年前,麻城境内的吴楚柏举之战,成就了由孙武指挥的远途奔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古代第一战例。赵咨,汉代麻城人,他“以孝感盗”,汉灵帝下诏书御赐其居住地为“孝感乡”。王叔和,世人称之为“药王”,在白杲岳王冲写下了中医名著《脉经》。麻城,隋开皇十八年()始设县治,且名称沿用至今。阎伯屿,唐朝阎河人,进士,唯才是举,洪州(南昌)刺史,他让王勃凭《滕王阁序》一举成名。宋朝大文豪苏轼与歧亭陈季常及河东狮吼的故事传为佳话,至今妇孺皆知。明朝,麻城人就县域性地重视教育,倡导学而知之,主张诗礼传家,于是书院林立,无论乡试、院试、会试、廷试,屡屡高中者众,为外省士子瞩目。《麻城县志》载:“明代邑人捷春秋闱者,多以《鳞经》显外省。”时人李惠时云:“人称山阳《礼记》,麻城《春秋》,言冠海内人文也。”由此可知,明代麻城莘莘学子,凭着烂熟于心的《鳞经》参加会试,频频蟾宫折桂,名扬外省,为“海内人文”之首。董应轸,一代塾师教子有方,“八儿子三进士四举人”。李正芳、李靓和李文祥祖孙三人,“嫡传三代三进士”。直臣周宏祖,“祖孙三代三进士”。“彭氏三兄弟,文武三进士”。周廷征“书读三遍,倒背如流”,终成文武全才担大任。刘天和19岁一举摘得乡试桂冠却“三捆公车(屡次会试不第)”不气馁,终于在30岁时高中“戊辰科进士”成为栋梁之才,总督陕甘宁三边军务。毛凤起,心学传人,一生潜心求学、艰辛创学、毕生讲学。中国传统的饱学之士,其儒道结合的道统与操守,在麻城籍官员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刘训,“治行天下第一”的廉吏,以君子智慧使“偷儿”改邪归正。刘采,封疆大吏、连任四部尚书,致仕却靠借贷度日,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李长庚,四部尚书,端直立朝,卓卓可传。周宏谟,武进士、抗倭英雄、解救朝鲜之著名将军,积劳成疾,殒命军前,史家叹曰:“功垂成而命殒,中外惜之!”梅之焕,被誉为“梅占春先”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吏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与甘肃,崇祯年间被罢官回乡,却在沈家庄修堡、养兵、护院,前后保护了10万避难乡亲,感动了义军头领张献忠及其士兵;他在自家祖坟凤凰窝为至交金凤輅下葬并立碑。喻仪,明朝礼部儒生(秀才),为了麻城漕运改折(改交粮食等实物为只交银两),他亲自草拟《比例改折书》,奔走呼号,不辞劳苦,频繁往返于麻城至黄州以及武昌之间,游说州府省府长官;他既出力,又出钱,三番五次,耗尽自家银两,卖光自家田产,不遗余力,几乎倾家荡产;从万历十四年(麻城县令文德离任)之前开始运作,至万历二十九年“麻城始得全折改色(不交实物全交银两)”,几经波折,终于尘埃落定,彻底解决麻城了一县百姓交运漕粮时肩挑车拉运输劳顿之苦,以及因此派生出的多种杂税杂役,给麻城人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福祉。在跟周宏禴谈到“漕运改折”运作经费时,喻仪说:“以私帑(钱币)先之。”又说:“安敢责偿。”意思是,我先拿自家银两垫着,用掉算了,不用还。周宏禴顿生感慨,称赞道:“末世乃有喻生!”梅国楼也说:“喻仪,素好义而乐施。”喻仪,舍己为人,是明代麻城真贤士、真义士、真名士,是一个值得麻城后代子孙永远记住的人。文化文人逸事,古今传为美谈。你知道吗?“孝感乡都碑”是谁立的,究竟在哪儿,《都碑记》是谁写的,它们又是谁发现的。巨富沈万三为什么在“孝感乡”建庄园给女儿陪嫁。“湖广填四川”与“江西填湖广”有怎样的联系,孰先孰后。李贽,寓居麻城长达十余年著书立说,他继承和发展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提出了“人人皆可以为舜尧”的教育观,又辩证地提出“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儒学观,尤为难得的是他在花甲之年创立“童心说”,被后世称为“二圣”。如果说孔子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那么李贽却提出了教育的学生观,而毛泽东又开拓性地提出了“六亿神州尽舜尧”的人民观,三者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冯梦龙不远千里来麻城访友,三住沈家庄在百果园著书讲学。刘侗,文学家,著有《帝京景物略》,被誉为“麻城人填补了‘燕书’的空白”。《金瓶梅》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曹雪芹把它演绎成了名著《红楼梦》;但是《金瓶梅》一面世就被列为禁书,鲜为人知,却是麻城大收藏家刘承禧全套珍藏,又在明万历再版盛行天下。厚德载物修心志,律己为民传佳话。清朝,吴兆泰,中馆驿迎集下分人,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有“英雄气概,江楚奇才,奇才”的美誉,却冒死犯颜直谏慈禧借调海军军费余万银两修造颐和园。李中素,人称“台湾公”,与于成龙相知相交、感情深笃、志趣相投。鲁亮侪,清代传奇名士,他掷印推官、博学多才,袁枚撰文记之。吴家驹,被誉为“吴青天”,机智过人,为官廉正,两袖清风。梁景阳,官至礼部郎中,斥巨资耗时十年,将麻城“京都会馆”修整一新,参加乾隆皇帝御赐“千叟宴”后致仕归乡。程德楷,进士、翰林院编修、一代皇家宗师。袁铣,学者,“以言事去官”、“侃直端要,风骨峻整”,与林则徐交情甚笃。余晋芳,清末钦点翰林,常借陆放翁爱国诗词排遣胸中积郁,仰面长叹“天亡我乎?如何得了”。麻城浓郁的文化气息,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社会名流! (图片来源于麻城市张家畈王家边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achengzx.com/mcsxw/71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