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曾经麻城大街上那些习以为常的画面,

熟悉的地方,想念的味道,

如今何在?

会不会再也看不到?

消失的味道1

苕面窝

比起面窝,也许不少天门的童年更爱着苕面窝。炸的酥脆的外壳,咬开是属于红薯的香甜。可如今苕面窝越来越少,炸面窝的摊位都不一定能找到。

2

炸米泡

还记得小的时候,捂住耳朵站得远远的却满含希望的看着转动炉子的炸米泡叔叔,只等待那“砰”的一声,虽然有准备还是会被黑的一跳。

3

酥饺

沾满了白糖粉,一口一嘴的香酥甜味,小时候打滚哭闹想要吃的酥饺的画面,似乎还历历在目,现在,除了老居民楼的里巷内,似乎再很少能找到它了吧。

4

糖人儿

包裹着炸得金黄的外皮,咬开奶香四溢,仿佛是在吃牛奶,想必如此美味的炸鲜奶应该是不少小时候美好的回忆。

5

棉花糖

曾经路边的棉花糖,在小孩子看来就如同魔术一般。一根签子转啊转的,再加上一点颜色,云朵啊花啊各种形状就这样出现,都舍不得下嘴吃了。

6

甜甜圈

小学的时候,放学回家路边总有卖炸的甜甜圈的。和现在五花八门的甜甜圈不同,那时候的特别简单,5毛钱一个的甜甜圈,炸的酥酥的,起锅后往糖分里一裹,塑料袋一装,就这样捧在手里吃,格外的香甜。

7

米粑

米粑是小时候最爱的早点之一。外焦里嫩,带有淡淡酒香,小孩子都叫它粑粑。和现在餐馆的米粑不同,那个时候的米粑粑是在大大的平底锅上摊成,于是格外香脆,是现在不能比拟的。

8

发糕

小时候,发糕比起早餐其实更像小朋友的零食,一个个白色的发糕,一口一个,香甜中淡淡的酒香,有的上面还点缀着葡萄干,那就一定要把葡萄干留在最后吃掉了~

9

菱角

曾经每到秋天,大街上总会有很多挑着扁担卖菱角的。而现在似乎只有菜场才会看到菱角的踪影。记得小时候,总会买很多的菱角,生吃质鲜爽口,煮熟后肉质雪白如玉,是小吖最爱的零食~

10

米糖

叮叮当,叮叮当,还记得小时候的米糖吗?那一块块用钉锤敲下来的可口白色糖块,是小伙伴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了。

消失的行当11

剃头匠

不同于现在让人吐槽不断的花哨理发店,曾经的剃头匠对比起来是那么朴实。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上下兼顾,协作,不一会就面目一新。

12

弹棉花

总觉得说起弹棉花是件很暴露年龄的事情,但它着实存在于不少人的回忆中。小时候小编奶奶家每年都要做被褥,于是都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

13

磨剪刀

“磨剪~~子呃,铲刀咧~~~~,随着老人的砂轮一圈圈转动,刀剪逐渐锋芒毕现,可这些手艺人又去哪了?

14

修鞋补雨伞

嘴里噙一两枚小鞋钉,身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响,时不时还跟身边的人开个小玩笑,曾经方便就能修补的东西,如今可能只有老里巷还有。于是当伞鞋坏掉,只能干脆扔掉。

15

麻木

小学的时候,天天是怎么上学的?小编表示都是坐麻木上学的~那时候麻木还在,老头老娘每天给熟悉的麻木司机车费,然后小编自己爬上麻木哼哧哼哧去上学。

消失的叫卖声16

擦皮鞋

小时候总觉得擦皮鞋的箱子很神奇,不知道是谁设计的,小小的木头箱子可以坐可以踩脚可以放那么多工具。于是当屋里老头擦鞋子时,总会无比羡慕的看着熟练的动作中,皮鞋变得干净亮堂,产生想尝试的念头。

17

卤鸡蛋

”专业卤鸡蛋,一块钱3个,味道好滴很~“,想必这个叫卖声都不会陌生,如今街头叫卖的卤鸡蛋越来越少,摇身一变,卤鸡蛋都成为了”吃不起“的壕级食品呢~

18

嗨碟

而说起嗨碟,那句磁性的”迪吧滴嗨碟啊“是不是又回荡在脑海里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楼,让老里份变得弥足珍贵。虽然有部分被保护了起来,但消失的总比存在的多,也许今天拍到了,就会成为明天的历史。

*整合自网络资源*

麻城生活?麻城人的生活指南

业务合作请联系: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光疗对人体有害吗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achengzx.com/mcsxw/19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