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的地名,有的以山得名、以水得名,有的以民间传说、古代封国、村镇得名,也有的以宣扬武功教化、颂美吉祥得名,有的地名历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黄冈各地地名的来头! 黄冈 黄冈,因黄冈山得名。据明代弘治年间(年)《黄州府志》载:“黄冈山,在府城南。”隋开皇十八年(年)置黄冈县。据《今县释名》:“西北有黄冈山,因古黄国得名。”清称鼓楼岗。黄冈山在今黄州区安国寺一带。 团风 团风因地势低下,江湖环绕,暑季环镇堤上清风习习而得名。古称乌林镇、乌龙镇,最晚代至明代,又称团风口,后改团风镇。 浠水 浠水,因纵贯境内的浠水河而得名。 浠水又称浠河、浠川。源于英山县西北鄂皖交界处黄梅尖西北麓,西南流经温泉镇镇西南2千米的两河口与西河汇合,南入浠水县,至西溪镇注入长江。据《浠水县志》载:“浠河上游有东西二河,东河发源于安徽省岳西县之黄梅尖,长77千米;西河发源于英山县之云峰顶(应为安徽金寨),长71千米。两河在英山两河口合流……干流长90.5公里……”。全长.5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由东河、白莲河(鸡鸣河)、浠河组成。属山溪性常流河。沿河建有三级电站。 蕲春 蕲春,是鄂东最古老的县之一。民国时蕲春籍陈通生修《蕲春县志》时考证,谓蘼芜一般夏季开花,惟产于蕲春春季开花,故以县名蕲春。 “蕲”《辞海》释:香草,一说药草。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记,蕲,一名水芹,即芹菜。 武穴 武穴,传武穴最早的土著为邬姓船民,后移岸定居成长江边一小渔村(古名乌石矶),称“邬家阅”,后讹为“武家阅”,又因此地为长江穴口之一,元改称“武家穴”,后简称“武穴”。 值得一提的是,武穴早在隋大业十三年(年)之前已初具集镇雏形。武穴市前身是广济县。据《湖北通志》载:“广济为汉蕲春、浔阳二县地。北周大象元年(年)析置永宁县(治所梅川)。 黄梅 黄梅,素有鄂东门户之称的黄梅,秦时为九江郡地。隋开皇初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十八年(年)改称黄梅县,以县西黄梅山多梅得名。据《今县释名》:“黄梅山在西北,山多黄梅,以此名县。” 英山 英山以境内英山得名。据潘新藻《湖北建置沿革》云:“湖北英山县,以山得名,原属安徽六安州”。结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英山,在今安徽英山县东五十里,县以此名”。即今英山境内杨柳湾镇英山尖山。 英山尖位于湖北英山县与安徽省岳西县交界处。属大别山。面积约3.4平方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米。传秦末楚汉战争中,淮南王英布曾屯兵于此,故名。 罗田 罗田,据清光绪《罗田县志》载,谓南朝宋文帝(刘文隆)时,有叛将司马黑石三人来此,勾结巴水蛮劫掠,为巴蛮酋长田光兴、文小罗助其擒灭有功(事见沈约《宋书》),故设县时盖取此两人名姓称罗田。一说系安置(罗)巴水蛮酋长田氏而得名。 麻城 麻城之名始于东晋,因后赵石虎派部将麻秋筑城而得名。据民国二十四年《麻城县志前编》(余晋芳编纂)记载:晋惠帝时,将豫州的弋阳郡划为西阳国,后赵武帝石虎派大将麻秋筑一城池,此为麻城一名之由来。 红安 红安共和国以“红”命名的县,唯湖北红安县是也。 红安县的前身为黄安县。年9月1日,因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此创建,改黄安县为红安县。 事实上红安县最初的名称并不叫黄安,而是称“新安”。因黄安在明时属于麻城县,明嘉靖四十二年(年),由黄冈、黄陂、麻城三县析置新设,取安居乐业之意命名。 信息来源:黄冈新闻 图文编辑:谌田(新闻投稿: qq.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白癜风治疗专家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achengzx.com/mcsxw/18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