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www.zkbdf120.com/< 以下文章来源于西陵文圃,作者稀林 西陵文圃推介个人和他人文学、文史、摄影、音乐等方面作品 续写名窑新篇章——记麻城蔡家山陶艺传承人之一周忠厚 □曾锋万永庄 在风景秀丽的麻城孝感乡文化园的慈湖边,浓密的树荫掩映着一座由三间小木屋构成的仿古院落。木屋的正门上方挂着名叫“勇兴陶艺作坊”的牌匾,它的主人名叫周忠厚,今年50岁,瘦高个,衣着朴素而整洁,见人一脸淳朴的微笑。听说他就是湖北三大名窑之一的麻城蔡家山窑陶艺的传承人,我们高兴的攀谈起来。 麻城制陶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过夹砂灰陶,商周时期诞生了黑陶,从秦汉到唐宋制陶艺术不断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彩陶。明清时期,江西移民又给麻城带来了景德镇制瓷艺术,大大提高了麻城制陶水平,开创了麻城陶瓷艺术的辉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麻城蔡家山窑。该窑有龙窑三座,规模大,工艺人员多,生产出来的日用生活用陶及工艺陶十分精美,其器形、描釉、刻花堪称一绝,产品广销国内外,其艺人在周边数省扩散技术建立窑口达数百座之多。新中国成立后,蔡家山窑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上世纪50年代,该窑生产的工艺陶器即远销日本、美国、阿尔及利亚、刚果、赞比亚等国。七八十年代,蔡家山窑品远销亚、非、拉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少精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部分精品被人民大会堂和各级博物馆收藏。在八十年代初全国轻工窑品博览会上,蔡家山窑品被轻工部授予“湖北真陶”的称号,在湖北三大地方窑(麻城蔡家山窑、汉川马口窑、蕲春管窑)中居首位。周忠厚出生于麻城市中馆驿镇成大村,很小的时候就常听大人们津津乐道蔡家山陶器不同凡响的妙处,对家里陶制的各种器皿情有独钟,经常夜里反复把玩琢磨到天明。年,14岁的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渴望,小学毕业后便托人引荐进了当时火红的村办企业——中馆驿镇管山陶器厂当了一名学徒。陶器厂的师傅们很多来自邻镇鼎鼎有名的宋埠蔡家山。他们生产出的陶制品有生活陶、艺术陶和建筑陶。他们将蔡家山制陶工艺的精华带到陶器厂,让初进厂的周忠厚大开眼界。如,他们制作的日常生活用来盛物的坛坛罐罐,缸盆钵碗,都设计得形状各异,大小方园规格,纹饰丰富多彩,仅陶制的茶壶、酒壶、厨具就达几十种之多,有人物酒瓶,鸡形茶壶,兽脚笔筒,多耳油壶等;各类艺术陶器更是借鉴了山水画的大写意手法,运用刻、捏、雕、堆等手法把器形造得千姿百态,精美灵动。还有陶制的筷子筒、香炉、小火炉、牛、鸟、兽、猪、狗、俑等造型精美,养眼提神。少年周忠厚从这时候起,心里就暗暗发誓要把师傅们这些精彩绝伦的手艺学到手! 周忠厚在陶器厂勤奋好学,刻苦耐劳,很快得到师傅们和厂领导的赏识。他当学徒的三年,先后拜了三任师傅,三人的技术都源于蔡家山,是当时陶器厂的技术把关人。他的第一任师傅名叫王佑孝,来自蔡家山,周忠厚年初向他拜师,得其真传,可惜,这年底师傅因病去世。第二任师傅王文炳,也来自蔡家山,周忠厚于年向他拜师,学艺大有长进,不料,也只有年余时间,王文炳师傅再次因病去世。这时就有人说忠厚“福大命大,八字太硬,不能再拜师了”。周忠厚有些灰心,但内心对制陶工艺的热爱,驱使他在年初再次向源出蔡家山的大师傅刘本贵,试探性地提出拜师的想法。刘本贵不信那一套,见周忠厚为人本份,做事踏实,是一个传承手艺的好苗子,就一口答应,并像对待自已孩子一样,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蔡家山制陶的手艺和决窍。年底,周忠厚终于学成出师,当上了一名他渴慕已久的大师傅,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然而,好景不长,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塑料制品和其他替代性材料的海量出现,制陶业受到了巨大冲击。陶制器具市场萎缩,工厂亏损,生意凋零,管山陶器厂和蔡家山窑厂一样陆续停产,艺人各谋生路,薪火相传数百年的蔡家山制陶工艺陷入危机,只有一些窑品散落民间,成为收藏爱好者手中的珍品。年,陶器厂倒闭,那年周忠厚19岁,他带着惆怅的心情报名参军,到吉林盘石县服役,从事后勤工作。年退伍,为了生存,不得不到外出深圳打工。受开放地区创业氛围的影响,两年后回到家乡麻城,创办了忠厚家俱厂,一干就是6年。年后又开办席梦思厂,坚持了3年。十余年军旅生涯、打工和办厂创业的经历,对于周忠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使他开阔了视野,练就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的勇气和力量。此时,他也由青葱少年步入而立之年。进入新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富起来的人们,开始寻求生活的品质,在一些大城市和旅游景区精美的陶瓷工艺品成为俏销货。周忠厚感到自已的春天就要来临。年,他毅然放弃在家乡办了多年的席梦思厂,再次回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市,重操旧业,在保安区石岩镇办起了“忠厚陶艺作坊”,一干就是18年,让麻城古老的制陶工艺在大都市绽放出夺目的光芒。在深圳,周忠厚凭着自身过硬的蔡家山制陶工艺很快打开了局面。为了保持陶制品的原产地品质,他回麻城走遍所有乡镇,寻找到现存的最佳红陶土产地,在家乡管山炼好泥,通过物流方式发泥料到石岩镇,在深圳使用蔡家山的做陶烧陶工艺制作,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生产的主要产品有茶壶、茶杯、茶盘等茶具16种;餐具有盅、碗、盘、碟等9种,产品极具观赏性和适用性。他还借鉴外地紫砂壶的制作经验,提升工艺水平,将家乡陶泥晒干,磨成粉,化成浆,过滤,挤压,然后用真空机抽出泥里的空气,形成双层气孔,这样即使不上釉,陶器也不渗水,且透气性强,能保持茶水原来的色香味隔夜不馊。器具用得越久,越有光亮越润泽。在深圳18年,他平均每年产销余套陶具,销售收入80万元左右,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石岩,周忠厚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贵州遵义市的王宇莎女士,比周忠厚小10岁,系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专生,才貌双全,因对周忠厚的制陶工艺感兴趣,很快双双坠入爱河,年终成百年好合。年12月,经麻城市旅游局局长姜国权介绍,周忠厚决定返乡创业,在麻城经济开发区周忠厚建起了“麻城市勇兴陶器厂”,并在麻城孝感乡文化园开辟展示窗口“勇兴陶艺作坊”。年5月13日上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女士,光临文化园,在“勇兴陶艺作坊”对随行的领导说:“没想到麻城人能做出这么好的陶器出来,希望你们一定要重视下去,坚持下去。”随行的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拿起陶制茶壶,向6个国家的国际友人,用英语作宣传,向国际友人介绍麻城制陶工艺。黄冈市市长邱丽新对周忠厚表示了亲切慰问和高度赞赏。麻城市市长蔡绪安激动不已,夸道:“没想到,我们麻城能做出这么好的陶出来!”9月28日,邱丽新市长和蔡绪安市长再次考察周忠厚的陶艺作坊。他们建议周忠厚将麻城的地标文化产品菊花元素刻上茶壶。周忠厚欣然赞同。10月22日上午,邱丽新市长在黄冈市政协副主席、麻城市市委书记杨遥、市长蔡绪安的陪同下,带领黄冈各县市领导及企业家多人,来到位于孝感乡移民文化公园孝善楼的麻城地标优品及旅游产品销售中心参观和指导工作,见到了周忠厚的展品刻上了菊花的新茶壶后,兴奋地说:“这种陶壶很好,菊花元素上去了更漂亮,这是麻城地地道道烧制的陶器,以后还可把有关咏菊的诗词刻上去!麻城陶壶泡着麻城的菊花,麻城绿茶,味道别具一格!我认为在麻城精美的陶壶上打上麻城有名的菊花元素,在春节、九九重阳节,是孝敬老人的最好礼物!”一番话激起受到在场各位来宾的热烈掌声。周忠厚的“勇兴陶器厂”和“勇兴陶艺作坊”在家乡麻城开业一年来,不仅引起了市内外领导的热情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achengzx.com/mcsxw/144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