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村位于木子店镇西北部,与三河口镇接壤,由原明山村和金家湾村合并而成,版土面积14平方公里,17个村民小组41户人,脱贫户17户人,主峰名山海拔米。 近年来,名山村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基础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村美、业兴、民富的靓丽风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山旮沓” 焕发“新活力” 初夏之夜,罗家坳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场向建党周年献礼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展示和精彩文艺汇演正在火热进行。 《红歌联唱》将现场氛围瞬间点燃,《颂歌献给党》、《我和我的祖国》、《丰收》、《我们的新时代》等节目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党百年华诞的祝福,两支群众广场舞代表队和着优美的旋律,跳出心中的喜悦,整场文艺演出歌舞交融,高潮迭起。 演出现场人头攒动,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线上直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美丽乡村成果,浏览量一夜之间突破8.95万人次。 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名山,今朝“破茧成蝶”变“网红”,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品质,彻底摆脱了路难走、网不通、脏乱差的“穷酸样”,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修通致富路,架起致富桥。硬化5.5米宽水泥道路1公里,实现塆塆通。安装特色路灯50余盏,栽种樱花树余棵,既亮化、绿化又美化。 民生是大事,“一厕”也关情。新建公厕座,改造户厕10户,拆除农村旱厕,解决了臭气熏天的难题,更为留守老人在家如厕提供极大方便和安全。 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新建塘堰8口约0立方米,砌挡土墙石岸立方米,修建排水沟平方米,种植草坪0余平方,建设污水处理3处、铺设自来饮用水管0米。 厚植乡村文化底蕴。新建平方米活动广场、平方米乡村大舞台和特色长廊,组建广场舞表演队,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温情名山,世外桃源。山顶云腾雾绕、寨险庙静,山腰樱花连片、茶园飘香,山下水清潭幽、树古石奇,可谓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 “小民宿” 带动“大产业” 美丽罗家坳宛若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丛林绿树葱翠繁茂,条条道路宽阔整洁,座座房舍错落有致,田园如诗、山水成画,诠释着村庄浓墨重彩的“高颜值”。 “我们在罗家坳统一规划建设特色民宿,打造原生态景点,通过改水、改厕、硬化道路、整治房前屋后卫生,改善人居环境,看得见乡愁,留得住游客,带得动消费。”名山村党支部书记刘爱文说。 乘借着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东风,名山村坚持生态立村、旅游兴村,大力推动产业振兴,对罗家坳进行升级改造,探索“村委+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发展民宿40余间,后续计划扩展至00间,建设集吃、喝、住、游于一体的精品旅游综合体,带动村民致富。 一谷樱花醉了游人。在名山风景区内,生长着1余亩原始樱花群落。初春时节,人在山间走,如在画中游,是踏青春游的好去处。据不完全统计,年就接待游客超过00余人次。 名山手工茶誉满东山。村“两委”以特色野茶为突破口,成立合作社,精心打理00亩茶园,采茶旺季安排村民务工采摘,每人每天可创收近00余元,带动余名村民脱贫奔小康,又壮大村集体经济,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致富,扩宽了群众经济来源渠道,在家也能挣到钱。 “忙的时候要分两班人4小时轮班工作,鲜绿茶时间搁长了口感就变差。”合作社管理负责人张延辉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制茶经验,带领李四妹、张桂霞等脱贫户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 “全域旅游是我们重点打造的四大产业之一,名山要发挥资源优势,做出精品、优品,以旅游带来人脉、带活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群众富裕。”木子店党委书记李贤任在名山村调研时指导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先行者” 点亮“致富梦” 罗家坳的华丽“蝶变”,名山村的日新月异,凝聚了该村返乡创业能人任定元的诸多心血和汗水。 任定元是中共党员,长年在外打拼,开办了武汉民心科技有限公司,在职场风生水起,创造了一番让人羡慕的天地。 走南闯北看遍城市的灯红酒绿后,他发现,原生态的乡村被慢慢城镇化,乡愁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家乡发展也越来越跟不上外面世界的脚步。于是,任定元毅然决然选择回到家乡做一些实事。 万事开头难,越难越向前。任定元凭着一股韧劲,找乡亲做工作,外出跑项目,做规划抓落实,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做好了一件又一件实事。 “毕志伦部长为家乡无私丰献的精神深深的感动我们。”任定元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