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公益爱心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359028.html
“没有产业支撑的村集体经济,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都是管不长久的。我想高质量的脱贫,必须要有高质量的产业发展!”麻城木子店镇上马石村党组织书记李喜东深有感触地说:“就是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村在发展产业助力脱贫这个问题上,做出了自己的一些探索。”只有设想,没有行动,那是说大话。可是在上马石村是说干就干的,没有丝毫犹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以来,上马石村的依托“三大举措”,让该村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更有底气。1、教授回乡,让产业发展挑起“金扁担”人们常说“金扁担”就是农业现代化。因为“教授回乡”计划的实施,上马石的产业发展,挑起了“金扁担”。原籍该村的黄冈师范学院教授郑永良,情系桑梓助力家乡脱贫,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该村的食用菌栽培基地上。郑教授在上马石村打造了“稻菌连作”高效循环农业产业基地。通过种植水稻,并利用水稻收获后的闲田时间,于今年10月至明年4月栽培食用赤松茸。栽培料就地还田作为下轮水稻的基肥,实现水稻的绿色高效栽培。提高了农村的综合经济效益。“稻菌连作”“稻”是木子店地区特有的美人糯(酿造该地区特有的老米酒的必备材料)“菌”则是通过高科技研制而成的“菌”(其培养基来源于木子店地区最容易引发山火的芭茅),这个连作模式,不但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还解决了木子店地区满山遍野芭茅成灾容易引发山火的问题,又解决了长期以来冬季农村生产闲田问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如今,在郑教授的亩的基地上,食用菌已经初具规模。预期产值60万元。郑教授的研究生团队,还注意吸纳村民务工,并他们进行菌种培育等多方面的技术培训,把农民培养成技术工人,为今后的扩大再生产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2、能人创业,让就业扶贫更有“好平台”年春季汹涌而来的新冠疫情,让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家。作为脱贫主渠道之一的务工致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在这个时候,上马石村本在广东省深圳市某鞋厂担任销售经理的李再东,毅然回乡创业,建起了“鑫美鞋厂”,办起了扶贫车间,大量吸纳村剩余劳动力,到鞋厂务工。50多名工人被招进工厂务工,其中贫困户28人,经过他的外引内联,市场得到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畅通,来自国内外的订单源源不断。“我们村鑫美鞋厂的扶贫车间的成立,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实现家门口就业,解决了20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问题,同时,因为工人多是留守妇女,也较好的解决了三留守问题。”上马石驻村工作队队长徐弦这样说。“我们的月工资底薪元,每月绩效约元,每月工资总收入约元。”一名操作着机床的女工说:“现在在扶贫车间上班,不但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我们也参加技术培训,提高个人能力,再就是,在家门口上班,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3、结对帮扶,让消费扶贫有了“硬靠山”教授回乡创业,高科技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还有村合作社自建的食用菌大棚,在疫情背景下,销售市场变成了人们担忧的问题。可是在上马石村,这就不成问题,因为他们有个“硬靠山”。“对于我们食用菌大棚和基地上收割的各种食用菌,我们麻城市第一中学校长已经做出承诺,销售由我们学校负责!”麻城市第一中学驻上马石村工作队队长徐弦信心满满得说,“我们的食用菌产品在木子店的青山绿水滋润下,是绿色的、营养的,进入学校食堂,一定会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来源:黄冈扶贫(陶建军、徐弦、熊小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achengzx.com/mcsrk/137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