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怎麽治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12.html

黑龙江媒体记者:邢晓星

  杨中宇,出生于绥化市兰西县康荣乡三姓屯。毕业于哈师大中文系,参加过萧红文学院作家研修班学习进修。务过农,教过书,做过特约记者,历任兰西县人大办副主任、乡党委副书记、县志办主任、县文联主席、期刊主编等职。从事文学创作后,先后在省、市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余万字。

  杨中宇的作家梦源于他的童年,和他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他的故乡那个座落于呼兰河畔的小村庄,水碧河秀,有许多美丽的童话与传说,充满了神奇色彩,令人向往与迷离。一个村庄有一个村庄的文化。村里有会唱民歌小调的,有擅长讲民间故事的,还有一两个能说书的。夏晚歇凉,听歌听故事,听得不愿睡觉;冬天晒太阳,听人说《三侠五义》、《济公传》,听得不想吃饭。

  村庄文化像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杨中宇就像一只小鸭子整日在河中游来游去,尽受感染和熏陶,一颗文学的种子便落在幼小的心里,慢慢地萌发,一天天长大起来。于是,在那样的年月,杨中宇渐渐在内心深处萌发了童年的梦立志做一个作家。至于开始文学创作,大概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年吧!

  很多年过去了,他的努力结下了累累硕果。杨中宇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绥化市文联委员、绥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绥化市作家协会理事、《呼兰河文艺》期刊主编。杨中宇曾在《北方文学》、《北大荒文学》、《大森林文学》、《北方名家》、《家庭生活指南》、《党的生活》、《黑龙江日报》、《生活报》、《北方时报》、《绥化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作品,是兰西县乃至绥化地区从事文学创作发稿量的高手,也是几十年如一日热情宣传兰西的“一支笔”。

  继散文集《悠然见南山》之后,杨中宇的新书《情系呼兰河》,以及他主编的《呼兰河文艺》期刊,在广大读者群当中引起了极大   杨中宇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文字写出了我们曾经的历史,我是带着一种怀恋、审美的眼光和心境来看故乡的。我想一个作家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叹息和眷恋,而且有强烈的向往与追求,所以我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探寻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也糅进了我的渴望与追求。

  是的,可以说杨中宇是一个具有浓烈的平民意识的作家,他热衷于研究凡俗之辈的日常言行,热衷于探索庸常人物的内心世界,热衷于描写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热衷于表现凡夫俗子的喜怒哀乐,热衷于探讨、索求、张扬、强调凡俗人生的价值。杨中宇沉醉于凡俗之中,从凡俗人生中发现了诗意,发现了美,发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不愧为乡土文学中的大家。

  杨中宇,中等个头,憨厚、朴实、热情、亲切。他从创作事业快三十余年了。接触当中,他那简洁而深情的话语,展现出他对家乡文化事业的浓重情感与执着追求。杨中宇人品好,坦诚忠厚,耿直倔强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在兰西县里,他的文学功底较深,能写是早出了名的,人们称他“大手笔”。

  可是,他还是那么谦逊,像个小学生,恳切向人请教。有时他把写好的稿子拿来让大家挑毛病。他在生活上、工作上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可他都挺了过来。大家都在忙工作、忙生活,有几人还能静下来写文章?这需要毅力,需要耐心,需要功力,他就是在这过程中炼就了坚韧!作家杨中宇新书《情系呼兰河》座谈会现场。

  杨中宇在新出版的散文集《情系呼兰河》后记中写道:“呼兰河因萧红而声名遐迩,萧红因呼兰河而蜚声文坛。呼兰河是有灵性的,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天空都充满了神奇与诱惑,她的每一滴水珠都挂满了美丽的传说。我是喝呼兰河水长大的,呼兰河养育了我。感恩呼兰河,感恩生我养我的这方黑土地!我愿做一朵艳丽的小花,给家乡的人们带来芬芳,为黑土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增光添彩!”

  他创作的散文《南山生态旅游区好风光》,被评为年全省宣传水利征文优秀作品二等奖;报告文学《农家女,双肩擎起一方天》被评为年黑龙江省第三届“和谐家庭建设”主题征文二等奖;散文《第一次吃上大米饭》被评为年中国散文家协会年度二等奖。近年来,他的文学作品达到了一定水平,获奖频频,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外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杨中宇在各大报刊发表的作品数不胜数。代表作品主要有:散文《莲花泡》、《女儿城》《飘逝的红头巾》、《当年小榆树》;诗歌:《麻城之歌》、《呼兰河,我的故乡》;小说:《白蝴蝶》、《金花嫂》等。曾谱写歌词《腾飞吧,麻城》、《哈北新城》歌颂家乡兰西。

  作为一个痴迷的文学爱好者,从中学时期起,杨中宇就钟情于文学创作,不管有多少风雨,坚韧而执着一路走来。年初,杨中宇参加了绥化市第一届文代会,激励他更多地投身文学创作;年12月,他荣幸地参加过黑龙江省六次文代会,融入了全省作家的行列;而今,他已在这个文学天地里耕耘了三十多个春秋,发表了几千篇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杨中宇说:我一直认为,小说创作有赖于作家的生活,我的小说可以说得益于我早期的乡村生活。对乡村我始终有一种依恋,我的祖祖辈辈曾经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上,我现在还有亲人生活在那里。农民对土地的忠诚,以及那朴素无华的乡情亲情、那宁静祥和的景致都让我心动。作家杨中宇在茅盾故居。

  杨中宇以敏感的目光,从我们身边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又以神奇的笔法表现美。读他的文学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此一个个美妙的片断,总会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亲切感和场景感。杨中宇深深地热爱美丽的家乡,热爱着这片黑土地和这里的山山水水,热爱着源远流长而丰富多彩的呼兰河文化。

  多少年来,他一直收集整理和执笔创作关于呼兰河畔文化的一个个风情故事,把打造灿烂的呼兰河文化、弘扬和传承独具特色的麻城文学艺术,作为自己的伟大奋斗目标,把《散文》《北方文学》《黑龙江日报》等众多报刊作为宣传家乡兰西的有力阵地。他一直恪守这份爱好,坚韧向前,无怨无悔,乐此不疲!

  

  杨中宇的散文作品,涉及到兰西历史、民俗风情、身边人物、地域文明、旅游文化等诸多方面。他满怀着对美好家园的脉脉情愫,向读者讲述一段段生动感人的浪漫故事,这也是他心底里永远流淌的故乡歌谣,深切表达着他对地方文化的深深眷恋和不舍追求。

  平日里,在兰西县委机关,常能见他来去匆匆的身影。他一直那么紧张而忙碌,连坐下来闲聊的空儿都没有。杨中宇,一个县级中层领导干部,走上成功之路的乡土作家。他多年坚持写家乡故事、写地方传奇。

  杨中宇一直热心参与敬重呼兰河旅游开发事业,特别是在挖掘兰西民俗文化方面,整理和创作了许多民间传说、金源故事和风情散文。积极为宣传哈北新城兰西,写出了许多颇有文学价值和影响的优秀作品。持之以恒地从事地方文化、金源文化、亚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的研究和探索,孜孜以求,而不计名利。

  近年来,杨中宇创作热情,随着兰西县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而空前高涨,特别是写“三风”风物、风土、风情的作品,一发而不可收拾,接连不断地发表在省报及国家多家报刊上,成为兰西乃至黑龙江省小有名气的乡土作家。呼兰河畔、拉哈山下,都留下了他追寻探索的辛勤足迹。他希望赋有哈北新城盛名的兰西县快速发展进步,更渴望自己在这其中能够推出更多有价值有份量的精品力作。

  杨中宇的散文,行文朴实,亦是美文。读来,文如其人,朴实自然。最典型的是人物描写栩栩如生,如诗如画。作者沉静地面对家乡的常态,如数家珍的娓娓道来,他是一位写故事的高手,更是一位地方文化求索的勘探者!许多关于旅游的记叙、抒情及描写,都展示了杨中宇酷爱家乡的美好情怀,借以宣传兰西、建设兰西、发展兰西,这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一部有品味、有趣味的导游读物。

  杨中宇平日里最喜爱读书看报,不断地汲取文学营养,在他的书房里存满上各方面文学名著和各类期刊。在呼兰河流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如今逐利眼前、世事浮躁的生存环境里,杨中宇所做的文化求索实在难能可贵。在许多人的眼里,未必能看出这位憨厚文人的良苦用心。他多年如一日,勤勤恳恳,矢志不移,奋发笔耕,不辞辛苦,实实在在地为兰西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是旅游业的优秀爱好者和热心志愿者!

  杨中宇说:“现在,女儿女婿都一再要求我去南方发展,老伴也百般催促我去。他们的事业更需要我的这点才能,可以做编辑,也可以搞企业文化,大有用武之地,经济收入颇丰!而我就是舍不得离开故土,舍不得家乡的这块文化阵地,这里有我生命的根。不管别人怎么劝说,条件怎么不好,我就是要坚守在这方黑土地上,志在打造兰西文化,奉献家乡建设。”

  他之所以能够写出这些文学作品,主要得益于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工作,他从乡下被调到县档案局工作一干就是五年,在这个平淡寂寞的岗位上,他并没有一刻浪费时光,而是抢抓工作的闲瑕时间翻阅了大量的兰西史料,辽宋金史。

  建国前后,在兰西史册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文字记载,真切感受到了家乡历史的深远悠久,这阶段的工作经历和史料体验,让他对于兰西史料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把握。这样,才有了此后的一系列文学作品的一个个产生。比如:双庙子、练兵台、女儿城、山弯古城、莲花泡、黑龙洞、金马驹等历史性散文的整理创作完成。

  

  杨中宇已出版散文集《情系呼兰河》《悠然见南山》《醉美都城地—兰西》等。小说《拒嫁》《玉佩》、散文《莲花泡》《榆林筋饼》、诗歌《野炊》《麻城之歌》等众多文学作品,散见于《黑龙江日报》副刊《侨报》《北方文学》《小说月刊》《精短小说》《神州民俗》等多家报刊。

  他特别执着家乡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创新,近年来小说创作成果丰硕,成为黑龙江省一名颇有名望和实力的骨干作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achengzx.com/mcsms/134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