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北京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8月28日,市教育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跨区域同步教学对教育生态的重构研究》之子课题《教研共同体支持下的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研究》开题论证会在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顺利召开。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省电教馆副馆长宗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继新,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省电教馆)研究部主任姜新华莅会指导。黄冈市教育局装备办主任董双峰,黄冈市教育局装备办副主任黄开元、方亮等参加会议。专家组认为,以信息化为支撑和引领,助力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是当前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本课题设计凸显革命老区、山区校情、学情特点,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具有很强的现实研究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宗敏强调,麻城市的信息化探索在全省具有领先地位,教育科研氛围浓厚,本课题由教育局主要负责人牵头,有资源调配优势,格局大、后劲足。希望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研究协同与保障,跟上全国研究节奏,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同时,要以课题为契机,争取在“三个课堂”模式创新和信息化机制重构上做些有价值的探索。王继新对课题研究思路提出指导意见,建议把“薄弱校师资现状分析”、“基于课程的共同体建设”、“基于任务的网络研修实践”、“基于数据的评价反思”等环节做实、做细,实现基层中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性”和“学术性”的双赢。姜新华从研究切入点要小、突出信息技术要素、聚焦研究样本三个方面对课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黎明作为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课题筹备情况和麻城教育信息化工作。他表示,麻城市作为中央电教馆批设的全国47个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县之一,平台难得。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凝心聚力、科学谋划、巧借东风,统筹协调多方力量,深度推进项目实施,以“互联网+山区教育”为引擎,争取在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上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会上,麻城市电教馆馆长丰红梅代表课题组做了开题报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achengzx.com/mcsdl/15138.html |